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组织教师赴江苏、上海开展社会考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09-03 [来源]: [浏览次数]: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组织教师赴江苏、上海开展社会考察

为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精神,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8月21日至27日,在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崇吉的带领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全体教师、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部分党总支书记共40人赴江苏、上海开展社会考察活动。

本次社会考察的主题是“走进华西村、永联村,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在华西村考察中,大家认真聆听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精辟报告,走访了当地农家,参观了高科技农业园区。在华西村史展览馆,大家感受了华西村五业(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和“一分五统”治理模式(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劳动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庄统一规划,干部统一使用)。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在永联村考察中,大家集中观看了电视专题片“传奇村官吴栋材”,参观了永联村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区、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永钢集团等。在永联村史厂情展览馆,大家感受到了在村党支部书记吴栋材领导下,永联人40年多年凝练的“敢破敢立、自强不息、团结奉献、实干争先”永联精神,感受到了永联人正以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元化,实现着农业、农民、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华西村和永联村鲜活的实践经验,向大家全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展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内涵和操作路径。

在华西村、永联村考察结束后,考察团在张家港市美居商务酒店召开了“华西村、永联村新农村建设考察”座谈会。座谈会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主任杨学兵主持,陈晓莉教授结合自己关于农村治理问题研究作了主题发言,她结合本次考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农村能人治理的转型问题;是集体经济还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激活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如何同步协调发展问题;农村公共性的消解与再造问题等。黄斌博士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出应思考华西村如何成为第一村?我们应学习华西村什么?学习华西村经验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作用是什么?我们下一步应研究什么?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座谈中,先后有10位成员发言,大家畅所欲言,在认识上有共识,也有交锋,气氛十分热烈。最后贾书记做了总结,他指出:在华西村、永联村的考察中,大家通过看、听、问、交流等方式,从学术和专业角度思考了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很有意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定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加强研究;学习华西村和永联村什么?借鉴他们在发展中那些经验需要进一步厘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能够面对现实问题,组织教师进行实地考察,这种做法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考察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走近华西村和永联村,我们不仅深深感受到了吴仁宝、吴栋材等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切实感受到了华西村和永联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和榜样所在。走近华西村和永联村,考察团成员感触很深,受益良多。既进一步切实了解了国情、开阔了视野,亲身领略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又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为深刻和生动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多理解,为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按照考察计划安排,考察团成员在南京参观了中山陵、梅园新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常熟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上海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等。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01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