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组织教师赴重庆、贵州开展社会考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精神,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8月19日至26日,在校党委副书记贾崇吉的带领下,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全体教师、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共37人赴重庆、贵州开展社会考察活动。
本次社会考察的主题是“参观遵义会议和红岩革命旧址,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会议,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会议。遵义会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曲折走向顺利、从艰辛探索走向逐步成熟的历史关节点。红岩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在短短五天实地考察间,考察团成员克服了高温、雨天、道路艰险带来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在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博古旧居、遵义会议陈列馆;在重庆参观了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纪念馆等;在赤水市丙安镇参观了红一军团陈列馆,考察红军四渡赤水部分旧址;其余,还参观了娄山关战斗遗址和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为了确保社会考察的效果,思政部做了周密的安排。要求考察团的成员在假期必须提前按照考察计划做好功课,并召开“红岩精神研讨会”进行专题研讨。在考察动员会上,党委副书记贾崇吉再次强调了考察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部署。考察间隙,考察团在乌江召开了“遵义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讨会”,就遵义会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位、特点、影响等进行研讨。考察结束后,考察团成员每人撰写考察体会心得,思政部拟编辑“社会考察心得集”(第四辑)。
通过参观遵义会议和红岩革命旧址,考察团成员感触很深,受益良多。大家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宗旨始终不能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深刻了解和认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大后方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培育出来了伟大红岩精神。真正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柏坡时所讲的“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丰富内涵。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决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努力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科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