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立德树人 以党建创新引领支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支部党建双创工作特色案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12-08 [来源]: [浏览次数]:

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共有党员11人,高级职称6人,硕士生导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支部书记任艳妮宣传委员李望舒组织委员张丽纪律委员张子荷支部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强化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德法”教研室党支部主要承担了全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以及《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全校选修课。2020年支部荣获西安财经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1年获西安财经大学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支部和陕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潜心教书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为重。为师重道,润物无声。“德法”教研室党支部全体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精神来涵养道德、锤炼品质、提升技能、严格自律,坚定不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锤炼出优秀的师风师德品格,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努力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不怕艰苦、甘于奉献,悉心哺育党和国家的下一代不断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把党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坚持做学生们最好的传授者、分享者、倾听者、引领者。党支部全体教师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全院评教中名列前茅,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比赛等各种国家级、省市校级比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教研室老师曾在学校教学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最喜爱教师五四标兵等荣誉称号

以制度化为保障,理论学习成效显著

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党员教师政治意识。党支部利用学校每周三下午的时间持续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拓展集体研讨活动,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德法”教研室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实际,对“德法”教研室党支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对标“五个牢牢把握”学习要求,通过文本研读、会议研讨等多种方式,扎扎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深悟透、学懂弄通。通过“周末理论大讲堂”、支部书记讲党课、支部党员领学和撰写学习心得,不断加强“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增强了支部党员的“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丰富党日活动,增强四个意识

主题党日活动是增强党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的重要载体。支部始终坚持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先后赴交大西迁博物馆、杨虎城纪念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参观学习,与小寨路212所社区党支部开展高校+基层社区支部共建活动;带领青马社学生参加为抗美援朝老战士过生日、庆重阳活动;参加学院“红歌颂党恩”暨“七一”表彰大会,唱响主旋律等党日活动,支部党建工作获频获佳绩,支部教师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新时代新使命,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征程,为把我校“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实践课程改革,提升教学实效

创新思维,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支部党员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了集体备课和大练兵活动,连续三年支部教师在校级、省级大练兵比赛中获得佳绩。抗击疫情期间,支部全体教师集体线上备课、建线上课、设计了三期高质生动的战疫小课堂,确保了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实质等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20年6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获陕西省疫情期间本科在线教学典型案例2021年该课程获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在日常教学中,支部全体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

党建促科研,科研结硕果

教研室党支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系列主题活动中,建强了支部堡垒,提升了队伍素质,支部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支部党员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和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若干,出版著作3部,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西安财经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一流课1项,校级精品课1项,校级金课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支部教师曾荣获省级教案比赛二等奖、省级思政课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在学校教学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等

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果突出

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格局的有效途径。我校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财经类人才,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突破口,强化“四个自信”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实践了“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教研室党支部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实践育人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比赛等各种国家级、省市校级比赛,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社会调查活动,不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四个自信”教育等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社会调查,挖掘各类社会调查中的思政元素,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让思政课真正走出课堂“活”起来。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服务社会不忘使命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服务社会不忘使命。我国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其中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三年来,党支部支持鼓励党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牢记服务社会的使命,走出校门、面向群众、率先垂范、竭尽所能做好社会服务。2020、2021、2022年支部连续三年派出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第三方专项评估工作,聚焦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践行服务社会。支部与小寨路212所社区党支部开展高校+基层社区支部共建活动支部书记深入基层讲党课,支部教师带领青马社学生参加社区为抗美援朝老战士过生日、庆重阳活动推进高校党建与社区基层党建联动机制,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勠力同心抗击疫情,舍己为人共克时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抗疫特殊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党支部教师时刻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与初心,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党员教师走出教室、穿上防护服,同病毒赛跑,配合专业医护人员为全校学生开展核酸检测采集工作。党员教师张竣哲坚守校园防疫第一线,积极投入到护送学生返乡的送车工作中去,安全护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顺利踏入返乡的归途。党支部其他教师也分别在各自社区防疫工作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德法”教研室党支部教师勇做逆行者,甘当学生们的守门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牢记党员责任、奉献党员力量、彰显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高校党员教师的勇敢与坚毅,彰显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用各自的力量共同为西安财经大学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钢铁屏障。